本文共 242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何谓“Metro”?“Metro”本意是指“地铁”。纵观机场、地铁、公交线路图等,会发现这些导视设计都具有高度概括性,对比度强烈等特点,并被用来指导人们更快的找到自己要去的目的地。
一个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语言怎么会跟地铁挂上钩呢?每一次改革创新的背后,都有一个主导思想。微软这次推出的Windows Phone 7(以下简称WP7)背后也存在着一个设计语言,设计思想,这个设计语言正是源于交通导视图的这些特点而产生的灵感!在微软内部这种设计语言被命名为“Metro”。
1.图标
WP7整个界面展现出的“图标”完全跟 “圆角、渐变、阴影、光泽感”说拜拜,用纯二维以及高度概括性弱化了视觉上的复杂性,让用户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图标本身,而是增加其辨识性和标识性,达到强化内容和信息的目的。
2.界面布局
Home页没有像九宫格那样整齐排布,而是用一个一个单一的色块平面化的对界面进行大胆的分割。其他的界面也去掉了那些繁复冗余的设计细节,没有过多绚丽的色彩,没有花哨的光影,强调用文字信息进行排版,更多的是关注内容本身,更关注用户想要什么,用一种锐利直白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了真实的内容。
3.字体
字体是“Metro”展现其设计美感的一个重点,它主要使用的是较细的Segoe UI字体,通过把字体放大、缩小来得到好的效果和设计感。在“Metro”中没有需要操作的复杂的界面来转移用户对内容的注意,取而代之的是用户本身关注的内容,简而言之:内容即界面!这样极大地减少了用户视觉上的干扰、增强了引导性,让原本“拥挤”了的各种内容和信息的界面显得更加地“透气”。
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渐变和各种效果的时代,WP7能如此大胆地抛开了传统视觉设计语言的束缚,不惜代价地提高视觉上的清晰度和辨识度,把追求简洁发挥到了极致。
不可否认,“Metro”在视觉设计上的确有着其独到之处,而事实上,其“新”更是理念上的,这种理念上的创新设计在某些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,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信息的完整体现
传统的手机终端已经被Application包裹得越来越紧密,而你的生活和需求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 的App所涵盖的,而是穿梭在不同类型的信息里。是否有新的信息、电话或者有新的状态更新,可以扫一眼就看到,这种强调类似SNS信息流的设计让用户更好地回归到体验手机的本质功能上。
WP7在概念上遵循了这种源于信息和内容的思路,“Metro”的出现也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概念上的不对称,当这种理念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实用主义与内容至上的时候,一切视觉上的语言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2.Panorama
Panorama的设计采用了类似画卷一样的横向滚屏的设计,摒弃了传统的滚动条,使得内容界面变得可以滚动,即让用户避开了一层一层的操作窗口又能一口气浏览信息到底。
3.内容至上
WP7不是在标新立异,而是从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出发。他把极简主义,内容至上原则带到了移动终端设备的视觉设计上,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种更强调实用的设计方向。
“Metro”在理念上够新,视觉上够酷,但它是否真的适应当前的移动终端?我们不得不对其产生一些质疑和担忧:
1.对一种字体的过度依赖
拉丁字母非常配合Metro的设计理念,将简洁明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。而这就像一把双刃剑,导致“Metro”过度依赖拉丁字母本身所带来的魅力而忽略了例如中文,日文等非拉丁文。
这些语言是否还能在“Metro”的设计理念的引导下,在视觉上是延续这种字体的魅力呢?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说服力的证明。
2.视觉的单调性
纯2维的图标有非常高的指示性,但却缺乏一定的丰富性。
在“Metro”的视觉语言下,剥夺了图标原有的个性和情感,把其转化成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指示牌。就像你无法指望那些交通标识能带给你什么惊喜和趣味,而只是冰冷生硬的指示。这对第三发开发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。
3. 用户习惯与认可度
在iPhone,Android系统横行于市的今天,可能用户早已习惯了那种操作界面的方式,而WP7的各种操作明显有别于市场上其他系统,因此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培育时间成本来让用户接受。早在几年前,当时西门子推出Xelibri从设计理念上也够新、够酷并轰动一时,但用户接受程度却不尽如人意,最后惨淡收场。因此,微软在视觉和体验上做出如此大的变革,这不仅需要考验用户的耐心,更要考验微软的毅力与决心。
其实“Metro”这个设计语言在之前的Zune上就有多多少少的体现,垂直的大号文字导航系统,加上扁平化的色块,一目了然。在WP7面世后,“Metro”这个设计语言开始正式被大范围系统化的应用和推广,以此设计哲学和理念汇编成的Metro book,用其简明的布局和明快的色彩对“Metro”这一设计语言的特色进行了最好的诠释。
由Xna Creator Club Online演化出来的App hub也承载了Metro的设计理念。
“Metro”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出现在移动终端中,更像是一种现象的延续,记得曾看过一篇Creative Review 的文章“The New Ugly”。我们不是在这里崇拜丑陋主义,但这种思潮却在近些年不断地影响着整个设计界,包括伦敦2012年奥运会标志,WACOM的新标志,纽约出租车标志都成为对传统审美争议的焦点。
不管是在界面还是体验上,都需要有一个差异化的核心价值,当这种体验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内容至上时,无所谓对与错,进步或后退,所谓的视觉次于内容,并不意味着视觉设计的地位被减弱了,相反更需要设计师去提炼“设计”。